« 返回搜索结果  
正己烷ICSC: 0279 (4月 2024)
己烷
CAS登记号:110-54-3
UN编号:1208
EINECS编号:203-777-6

  急性危害 预防 消防
火灾与爆炸 高度易燃。  蒸气/空气混合物有爆炸性。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禁止吸烟。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设备和照明。 使用无火花手工工具。 禁止使用压缩空气灌装、卸料或转运。  使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症状 预防 急救
吸入 咳嗽。 呼吸短促。 欣快症。 头痛。 头晕。 倦睡。 昏迷。  采取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 给予医疗护理。 
皮肤接触 发红。 皮肤干燥。  防护手套。  脱去污染的衣服。 冲洗,然后用水和肥皂清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 发红。  戴安全护目镜、防护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取下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食入 有吸入危险。 咽喉疼痛。 恶心。 呕吐。 腹痛。 其他症状见吸入。 见注解。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漱口。 不要催吐。 休息。 立即就医。 

泄漏处置 分类与标签
移除全部火源。 撤离危险区域! 向专家咨询! 个人防护:适应于该物质空气中浓度的有机气体和蒸气过滤呼吸器。 不要冲入下水道。 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 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封的容器中。 用沙子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 然后按照当地规定储存和处置。 

按照联合国GHS标准

flam;flameexcl mark;warncancer;health hazenviro;aqua
信号词:危险
易燃液体和蒸气
造成皮肤刺激
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长期或反复接触,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吸入可能对生育能力或未出生胎儿造成伤害
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运输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3; 联合国包装类别:II 

储存
只能储存在原始容器中。 耐火设备(条件)。 与强氧化剂分开存放。 严格密封。 沿地面通风。 注意收容灭火产生的废水。 储存在没有排水管或下水道的场所。 
包装
 
正己烷 ICSC: 0279
物理与化学性质

物理状态、外观
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挥发性液体。 

物理危险性
蒸汽比空气重,可能沿地面流动,造成远处着火。 

化学危险性
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 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浸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层。 

分子式:C6H14
分子量:86.2
沸点:69°C
熔点:-95°C
相对密度(水=1):0.7
水中溶解度: 20°C时0.0013 g/100ml(几乎不溶)
蒸汽压: 20°C时17kPa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3.0
蒸汽、空气混合物相对密度(20°C,空气=1):1.3
闪点:-22°C (闭杯)
自燃温度: 225°C
爆炸极限(空气中,%(v/v)): 1.1-7.5
辛醇/水分配系数对数值:3.9
粘度:在时,1.4 mm²/s 


接触与健康影响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经吸入其蒸汽和经食入被吸收到体内。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刺激皮肤。 该物质 轻微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高浓度蒸汽接触可导致意识不清。 如果该液体被吞咽,吸入肺中,可能导致化学肺炎。 见注解。 

吸入危险性
20℃时该物质蒸发, 相当快地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与皮肤接触,可能导致皮炎。 该物质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可能导致多发性神经病。 动物实验表明,该物质可能对人类生殖产生毒性影响。 


职业接触限值
阈限值1:50 ppm (时间加权平均值); 阈限值1:(经皮); 阈限值1: 公布生物暴露指数;.
欧盟职业接触限值1:72 mg/m3,20 ppm (时间加权平均值); 

环境
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是有毒的。 

注解
依接触程度,建议定期体检。
食入该物质,无论量多少,都可能导致误吸,有发生化学性肺炎的危险。
化学肺炎症状直到过几小时甚至几天以后才变得明显。 

附加资料
  欧盟危险性类别
 

ILO、WHO和EU均不对翻译的准确性负责,亦不对其使用负有责任。 ©中文版,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