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搜索结果  
苯胺ICSC: 0011 (4月 2014)
氨基苯
CAS登记号:62-53-3
UN编号:1547
EINECS编号:200-539-3

  急性危害 预防 消防
火灾与爆炸 可燃的。 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高于76°C,可能形成爆炸性蒸气/空气混合物。  禁止明火。 禁止与氧化剂接触。  高于76°C,使用密闭系统和通风。  使用雾状水、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防止产生烟云! 严格作业环境管理! 见注解。  
  症状 预防 急救
吸入 嘴唇、指甲和皮肤发青。 头痛。 头晕。 恶心。 呕吐。 虚弱。 呼吸困难。 惊厥。  采取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 必要时进行吸氧治疗。 立即给予医疗护理。 见注解。 
皮肤接触 容易被吸收! 发红。 另见吸入。  防护手套。 防护服。  可能需要给与吸氧。 脱去污染的衣服。 冲洗,然后用水和肥皂清洗皮肤。 立即就医。 见注解。 
眼睛接触 发红。 疼痛。 角膜损伤。  戴防护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取下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食入 见吸入。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必要时进行吸氧治疗。 漱口。 不要催吐。 休息。 立即就医。 见注解。 

泄漏处置 分类与标签
撤离危险区域! 向专家咨询! 个人防护:包括自给式呼吸器的化学防护服。 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 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封的容器中。 用沙子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 然后按照当地规定储存和处置。 

按照联合国GHS标准

skull;toxiccancer;health hazenviro;aqua
信号词:危险
吞咽、皮肤接触或吸入有毒
对红细胞造成伤害
长期或反复接触,对血液造成损害
造成严重眼睛刺激
可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运输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6.1; 联合国包装类别:II 

储存
与强氧化剂、强酸和食品和饲料分开存放。 严格密封。 注意收容灭火产生的废水。 储存在没有排水管或下水道的场所。 
包装
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苯胺 ICSC: 0011
物理与化学性质

物理状态、外观
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油状液体。 遇空气或光变棕色 。 

物理危险性
 

化学危险性
高于190°C时,分解。 生成 氮氧化物和氨有毒、腐蚀性烟雾和易燃蒸汽。 与强酸和强氧化剂发生反应。 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浸蚀铜及其合金。 

分子式:C6H7N / C6H5NH2
分子量:93.1
沸点:184°C
熔点:-6°C
相对密度(水=1):1.02
水中溶解度: 20°C时3.4 g/100ml
蒸汽压:20°C时 40Pa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3.2
闪点:76°C (闭杯)
自燃温度: 630°C
爆炸极限(空气中,%(v/v)): 1.2-11.0
辛醇/水分配系数对数值:0.94  


接触与健康影响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经吸入、经皮肤,亦作为蒸汽和经食入被吸收到体内。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 严重刺激眼睛。 该物质可能对血液造成影响。 可能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见注解。 接触可导致溶血。 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 影响可能推迟显现。 需进行医疗观察。 

吸入危险性
20℃时该物质蒸发,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 但喷洒或扩散时要快得多。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皮肤过敏。 该物质可能对血液造成影响。 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 


职业接触限值
阈限值1:2 ppm (时间加权平均值); 阈限值1:(经皮); 阈限值1: A3 (确认的动物致癌物,但不知与人类相关性); 阈限值1: 公布生物暴露指数;.
最高容许浓度1: 7.7 mg/m3, 2 ppm; 最高容许浓度1:最高限值类别:II(2); 最高容许浓度1:皮肤吸收(H); 最高容许浓度1:皮肤致敏(SH); 最高容许浓度1:致癌物类别:4; 最高容许浓度1:妊娠风险等级:C; 最高容许浓度1:生物容许值。.
欧盟职业接触限值1:7,74 mg/m3,2 ppm (时间加权平均值);.
欧盟接触限值1:19,35 mg/m3,5 ppm (短期接触限值); 欧盟接触限值1: (经皮); 

环境
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强烈建议不要让这种化学物质进入环境。 

注解
嘴唇、指甲或皮肤发紫情况下,可能需用100%氧气进行吸氧处理;必须采取有指导说明的适当方式。
一旦对该物质中毒,需采取特定的治疗措施;必须提供有指示说明的适当方法。
用亚甲蓝进行治疗不能用于孕妇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人,这些人员应该避免任何接触。
超过接触限值时,气味报警不充分。 

附加资料
  欧盟危险性类别
符号:T,N; R: 23/24/25-40-41-43-48/23/24/25-68-50; S: (1/2)-26-27-36/37/39-45-46-63-61 

ILO、WHO和EU均不对翻译的准确性负责,亦不对其使用负有责任。 ©中文版,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2018